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召开教学研讨会 推进专业建设与校际协同

发布者:智能制造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0

  422日下午,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在至能南三楼会议室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期中教学检查及五年一贯制(与徽州学校联合办学)高职阶段部分课程远程支教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谢晓敏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副院长常辉到会指导。

  谢晓敏首先对2025级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做了详细说明,结合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趋势,详细解读了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制定思路,重点提出强化数字化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两大导向。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机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前沿课程,强化学生对智能设备运维、自动化系统集成等核心技能的掌握,紧密对接智能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等新兴产业需求,优化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至50%以上,旨在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随后,谢晓敏强调了期中教学检查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它是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他对教学进度把控、教学资料完备性、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反馈等方面的检查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要求各位教师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针对机电一体化五年一贯制(与徽州学校联合办学)高职阶段部分课程远程支教事宜,会上做了详细说明,教研室将承担《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徽州学校的联合办学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高职阶段部分课程的远程支教工作中,教研室将精心选派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谢晓敏还对支教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以及师生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要求相关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加强与徽州学校师生的交流互动,共同做好支教教学工作。

 会议最后,常辉作总结讲话,对教研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瞄准职教本科建设契机,积极申报相关本科专业;二是加快推进机电一体化专业国家级和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前沿课程案例,打造标杆性教学项目;三是以此研讨会为契机,凝聚团队共识,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成果、远程支教创新模式等转化为教学改革实效,为专业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文/ 王晓云)

初审:窦仁伟    审核: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