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4月19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学生党支部联合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赴于湾社区共同开展“党建+诵读”科普活动,通过“诵读科学家故事+卫星模型制作”的沉浸式课堂,为社区青少年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
本次活动以“中国航天通信卫星的‘总总师’”任新民院士的科研报国事迹为主线,通过经典诵读、动态图文展示、历史影像展播、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奋斗历程。“原来北斗卫星有55颗组成星座”“任爷爷用算盘计算卫星数据太了不起了”,孩子们在观看科普短片时频频发出惊叹。
志愿者们结合专业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通信卫星工作原理,引导青少年们在动手组装北斗卫星模型过程中感知科技力量。“当看到孩子们举着卫星模型说长大后要当科学家时,我深刻体会到党建联建活动的价值。”通信2321班许超奇表示,两个支部发挥播音主持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优势,将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课堂,既提升了自身实践能力,也让科技报国的信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同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学生党支部与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已建立常态化联建机制,下一步,两支部将继续深化“校校社”联动,创新“党建+专业+科普”融合模式,通过开发“国之脊梁”经典诵读课程、开设社区科技小讲堂等形式,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文/陈洋 黄锦涛 图/李晓悦 朱妙妙)
初审:方杰 预审:周玉强